1984-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科技成果四等奖-针刺采胶排胶影响面及其叠加效应的研究

  作者: 科技处   来源: 未知  日期: 2017-05-02   点击:        打印  ] 我要分享
    针刺采胶是一种内切采胶技术,在刺激剂的作用下,胶乳的乳管系(网)被细针刺伤后,针孔四周的胶乳便向针孔方向汇流。1976年测定表明,针刺采肢的针孔排胶影响面是向右倾斜的纺锤形,长度100-120cm,宽度10-20cm。因此,只有合理地规划安排针刺孔的部位,针刺采肢才能得到理想的产量。针刺采胶要获得较高产量的几项基本原则是:
1、分散采胶是扩大针孔排胶面的重要因素。凡有利于扩大排胶面、避免排胶面叠加的采胶方式都可获得较高产量。
2、在剌激强度和针刺孔数、孔距相同之下,横带针刺的排胶面比纵带针刺大,叠加效应小,产量亦较高。
3、针刺孔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针孔的排胶面,否则会产生叠加效应,造成低效孔或无效孔。
4、在纵带针刺中,如果孔距大于排胶面长度,其排胶面的互相干扰亦可避免。决定纵带钟采产量的是孔距,而不是孔数,在两孔排胶面范围内增加孔数,对产量并无增益。倘若横带针采孔距缩小,也会发生叠加现象,但不如纵带严重。
5、针刺孔的部位必须设计在剌激剂药效范围内。因为胶树的根系或树干在气态激素(乙烯或乙快)的作用下,即在胶树的局部范围内产生强烈的、人为的类愈伤反应和引发效应,使胶树的排胶机能达到亢进状态。一旦类愈伤区的乳管网被细针分散地刺伤后,便扩大了每个针孔的排胶影响面(相应地亦扩大了树干的排胶面),延缓了乳管末端的堵塞(相应地亦延缓了针刺孔的培塞),引起胶树大量排胶,并促进排胶面的物资代谢和能量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