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高天然橡胶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积极培育橡胶生产和管理专业人才,提升橡胶产量,促进天然橡胶产业稳步发展,近日,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科技服务团分别在儋州市、琼海市、屯昌县、澄迈县、琼中县等市县开展割胶技术培训,来自海南省主要植胶区的国营农场、民营胶园的近300名辅导员、胶工和胶农积极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
在实践操作场地,工作人员事先绑好橡胶树树桩,提前开好了水线,只待学员来试身手。中国热科院试验场割胶总辅导员董伟彦耐心示范讲解,学员热情高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个个动手,人人积极,场面十分热闹。
“割胶技术讲究‘稳准轻快’,即拿刀稳、接刀准、行刀轻、割胶快。只有这样,才能多出胶,少伤树。”董伟彦手拿传统割胶刀,手把手讲解技术要领。“刀不能歪、手不能抖、眼不能眨,绕着树干割胶时,眼睛、脚步要跟随胶刀前进的方向移动,才能达到割线均匀、产胶更多的效果。”
“我们村是传统的黎村,地理位置偏远,橡胶是我们致富的产业,但长期价格低迷,胶园弃管弃割现象突出。今年价格回温,大家热情很高,产业不能丢,技术更不能丢。”屯昌县乌石坡村村民马文才说。屯昌县乌石坡村全村共26户,培训当天几乎全村人聚集在培训现场,在授课专家到达之前,一排排小凳早已摆放在村小学的门口,等待学习割胶新技术。
“割胶真的要技术,没有技术割不好胶。”屯昌县乌石坡村村民盘德伟说,通过这次培训他懂得了该从哪里下刀,要割多深,手要怎么用劲,脚要怎么移动。而且,他还知道了之前用的“三角刀”割胶会伤橡胶树,影响产量。他表示这次培训收获很大、受益匪浅。
根据胶工和胶农的学习特点以及技术需求,本次培训采取理论课程+实践操作+现场考核的方式进行,集中讲授了采胶的基础知识、高效安全采胶技术、磨刀技术与要点、橡胶树“两病”防治技术、橡胶树“死皮”防治技术、橡胶树胶园施肥管理技术等相关课程,以期全方面提高学员橡胶生产技术水平。
“这都是好刀哦,割胶快,还省力,有了这把刀,家里的树我和老公两个人就割完了,充满电一次能割多久呀?”琼中县黎母山镇梁飞子村的胶农王春兰对新的割胶装备充满好奇与期盼。“充满电一次可以割3—4个树位,用熟练了一晚上最少割1000棵树。”中国热科院橡胶所技术员董秀乾介绍道。
在电动胶刀的展示环节,中国热科院橡胶所研发的4GXJ-2型和4CJX-303B型两款电动采胶装备在培训会现场进行了示范。技术员讲解了电动割胶刀的构造原理、组成部件、操作步骤等,并指出,电动割胶刀使用三秘诀为一是做到“手、脚、眼、身”四配合;二是掌握“一推、二靠、三拉、四走”;三是做到“三个保持、四个放松”。电动胶刀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割胶效率等方面效果明显,引起胶农的关注。
据悉,海南省天然橡胶产业科技服务团自2023年组建以来,积极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针对产业技术需求,聚焦海南省6市县天然橡胶产业重点领域、聚集资源要素,创新服务模式,努力发挥科技服务“轻骑兵”作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努力推动科技与县域经济深度融合。
培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