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热科院橡胶所热带林业生态团队在橡胶林地下水抗生素抗性基因多样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热带雨林和橡胶林地下水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组成、多样性及驱动因子。
阐明地下水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布规律与形成机制对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土地利用方式对热带地区地下水ARGs特征的影响机制仍是当前环境微生物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该团队应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系统解析了热带雨林和橡胶林两种生态系统下地下水ARGs的组成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橡胶园ARGs总丰度显著高于热带雨林,但两者α与β多样性未呈现显著差异;该研究首次明确β-变形菌纲是ARGs主要宿主;进一步分析表明,细菌群落组成对ARGs丰度的影响最大(68.5%),而土地利用不仅对ARGs丰度产生显著直接影响(27.3%),还通过塑造地下水环境与微生物变异产生间接影响(24.9%)。这些发现为减少抗性基因传播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奠定了理论基础。
热带雨林和橡胶林地下水抗生素抗性基因多样性及驱动因子
相关研究成果以“Rubber plantation impacts on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tropical groundwater”为题发表于Journal of Hydrology: Regional Studies。中国热科院橡胶所兰国玉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孙瑞副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30022022003)和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CARS-33-ZP3)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458182500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