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科院橡胶所在橡胶林土壤-植物微生物组装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作者: 栽培生态研究室 魏亚情   来源: 橡胶研究所  日期: 2025-11-12   点击:        打印  ] 我要分享

  近日,中国热科院橡胶所热带林业生态团队在橡胶树微生物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揭示了温度和降雨驱动的橡胶林土壤-植物微生物组装机制。


  植物微生物组的季节性动态对生态系统功能至关重要,但针对不同气候区土壤-多年生热带作物微生物组的系统性研究仍属空白。本研究整合了热带海洋性季风区(海南)与大陆性季风区(西双版纳)橡胶树从土壤、根际、根表、根内、叶表、叶内六个微环境区室的样本,开展了跨气候区橡胶树微生物组分析。研究发现26℃是关键的生态转换阈值。在海南植胶区,当温度超过26°C时,橡胶树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芽孢杆菌丰度显著增加;氮、碳和磷循环基因同步强化,强降雨导致土壤有效磷淋失(雨季减少33.7%),最终导致叶片养分中磷含量降低,证实了橡胶林生态系统中温度与降雨介导的气候-微生物-养分的级联效应。研究团队建议在海南温度高于26℃期间施用适量磷肥,以缓解植株营养胁迫。该研究不仅阐明了气候特异性的微生物组装规律,也为应对气候变化下的热带农业管理提供了有力科学支撑。


图1: A. 橡胶树采样点在两个(海洋和大陆)气候区的分布;B. 六个研究区室跨越从土壤到叶内环境。C. 海洋气候区(海南)温度超过26°C时:微生物多样性显着下降,芽孢杆菌丰度显着增加,微生物代谢功能增强,植物生长加速,通过生物量稀释效应导致叶片养分中磷含量减少。


  相关研究成果以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mediate soil-plant microbiome assembly in tropical rubber plantations”为题发表于《Applied Soil Ecology》。中国热科院橡胶所魏亚情博士、张希财副研究员、彭文涛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兰国玉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160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421RC753)以及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33-ZP3)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psoil.2025.106532